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0日電 (劉剛 熊丹 茍云鳳)為深入推進鄉村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扎實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著力深化“三沉一化”改革。今年以來,雅安市蘆山縣探索推進“多員整合”,通過合理整合力量、完善工作機制、強化保障支撐,進一步完善治理體系、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
合理整合力量,打造全科化隊伍。蘆山縣堅持“上下聯動”保證工作“順暢協調”,以村為單位,按照職能相近、專兼結合、因地制宜的原則,對村級“幾大員”進行整合和調配。保留地緣性、專業性強的地災監測員和護林員,重點將綜治網格員、交通協管員、食品安全員整合為安全綜合網格長,將環境監管員、巡河員整合為生態綜合網格長,將計生員、幫辦代辦員、殘疾人專委整合為服務綜合網格長,按照“一格一員”配備專職網格員,動態建好微治理網格臺賬,構建起“村上有三長、片區有組長、網格有專員”的鄉村微治理格局;堅持“按需配置”保證資源“高效利用”,安全綜合網格長、生態綜合網格長、服務綜合網格長從常年在村且不是村常職干部的村“兩委”委員、村級后備力量、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中擇優選任,暫無合適人選的,經鄉鎮(街道)黨(工)委同意,暫由不是村黨組織書記的村常職干部兼任,兼任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且兼任不兼薪;堅持“責任導向”,保證運轉“扎實有效”。各鄉鎮(街道)結合本地區工作實際、工作重點和村干部管理有關要求,制定“三長”民情民意收集上報、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民事代辦服務等共性職責,蘆山縣委基治辦牽頭組織縣級有關主管部門明確“三長”個性工作任務,鄉鎮(街道)匯總梳理后統一印發“三長”的“共性+個性”職責清單,充分整合職能,理順權責歸屬。
完善工作機制,放大微治理效應。建立“黨建引領”機制,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在有條件的“微治理”網格,通過單建、聯建等方式成立黨組織,也可建立功能型黨組織,進一步延伸黨組織觸角,構建起縣、鄉鎮(街道)、行政村、村民小組、微治理網格五級網格體系,同步健全日常議事、情況通報等運行機制。深化無職黨員“入格聯戶定責”制度,整合“雙報到”“駐地共建”和無職黨員力量,引導黨員、干部“入網聯戶”,有效參與網格事務;建立“一體管理”機制,打破原有條塊分割管理模式,“三長”日常接受村黨組織領導,與村常職干部一并由所屬鄉鎮(街道)負責管理。縣級主管部門將有關項目、資金、資源統一交由鄉鎮(街道)管理。各鄉鎮(街道)要出臺“三長”準入、退出辦法,明確具體標準、有關程序,做到有據可依;建立“三哨響應”機制,深化“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以“網格E通”為載體建立“三哨響應”平臺,構建“網格發現、街鄉呼叫、部門響應”的網格治理格局。壯大網格“吹哨人”隊伍,根據地理位置選取部分熱心群眾參與網格內應急處置工作,發現災情、險情、輿情、矛盾糾紛等苗頭性情況,第一時間向網格長“吹哨”,提升應急處置工作質效。
強化保障支撐,確保高質效落實。在“統”字上下功夫,村“兩委”是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主體,各鄉鎮(街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加強和完善網格治理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落實1名班子成員、1名工作人員負責和推動此項工作,形成常態長效;在“責”字上做文章,相關職能部門、各鄉鎮(街道)明確職能職責,定期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找準不足、補齊短板、明確責任,確保全要素網格建設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落實;在“督”字上見實效,蘆山縣委基治辦定期對網格內各項職責履行情況和網格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摸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促進網格化管理工作穩步推進、有序落實。對不重視、不履職或者不正確履職的行為,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