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8日電 (鄒立楊)日前,四川瀘州驕陽似火,身著“檢察藍”的采樣人員在沱江邊開展公益訴訟現場勘驗工作,操縱無人機飛到遠離河岸的水域進行水體采樣。瀘州市檢察院辦案指揮中心的公益訴訟“云”平臺將采樣現場畫面實時轉播,現場快速檢測定性分析數據同步回傳,參加瀘州市檢察機關基層院建設暨機關管理“三化”建設現場會的來賓們正聚精會神地觀看。

如何搶抓時代發展機遇,實現更高水平的檢察能夠履職?瀘州市檢察機關通過這一年多的實踐給出了答案。以推進機關管理“三化”建設為抓手,突破事業發展瓶頸,規范化管理力度空前、精細化理念深入人心、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速,提高機關管理效能,進一步激發隊伍活力,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其中信息化建設是核心引擎,以此助力機關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最終賦能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
“我們堅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全市檢察機關發展的新引擎,不斷深化‘數字革命’。”該院檢察技術信息部主任張銳介紹,“去年以來,瀘州檢察工作網、川檢通手機APP、偵查指揮系統等一批智慧檢察產品逐步上線,實用、管用、好用的智慧管理平臺,有效提升了辦公辦事效率,集中力量辦大事效應將進一步聚集。”

辦案指揮中心是瀘州市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的點睛之筆,實現檢察工作多系統融合、多信息遠程收集和多要素實時指揮。“檢訊”構建一體化交互視窗讓溝通更簡單,集成辦公辦案平臺,協同數字會議系統,為便捷高效議事議案提供技術保證。酒城e通瀘州“納愛”未成年人保護專區上線運行,暢通未成年人案件受理和司法救助渠道,創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社會治理方式。打造公益訴訟“云”平臺,拓寬案件線索來源,實現勘驗取證數據實時回傳指揮,開啟“技術+公益訴訟”辦案新模式。非羈押智能管控平臺踐行少捕慎訴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傳遞法治溫度,節約司法資源,讓“大數據+云監管”融入社會治理……瀘州市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正從“彎道超車”向引領潮流華麗轉身,為不斷提升檢察服務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我們建立了全省首個‘24小時檢察服務中心’,里面設有律師閱卷一體機、法律文書自助簽收機和12309檢察智能服務站,突破時間、空間和模式的限制,通過‘遠程服務+智能自自助’,實現24小時檢察服務不打烊。”該院第八檢察部主任何天容舉了個例子,“現在律師可以用身份證在智能閱卷一體機‘刷’出自己代理的案件,再用加密光盤刻錄卷宗,帶回去輸入密碼就能查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