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7日電 (吳平華)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支持,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中共都江堰市委、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政府、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青羊區隆重舉辦,成都市委副秘書長秦代紅,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何麗出席了本次大會。

現場,市、區相關領導上臺共同啟動古蜀文明傳承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聯合發布《古蜀文明傳承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大會還邀請了全國的行業專家發表了文旅產業融合主題發言。來自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馬峰表示,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建設將成為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加強文旅融合,實現文化和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將提升中國旅游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繁榮發展。本次會議,還發布了融合示范區全域旅游精品線路,組織了融合發展示范區的9個重點文旅項目在現場集中簽約,簽約金額130億元。
此次大會,是成都青羊區、郫都區、都江堰市踐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關于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以攜手共建古蜀文明傳承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為平臺,聚焦產業建圈強鏈,謀劃未來三區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成都市圈層文旅融合發展,而精心籌備的一次重要會議。

近年來,成都把促進農商文旅體跨界融合,作為傳承天府文化、創新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舉措之一。青羊區、郫都區和都江堰市共同建設古蜀文明傳承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是成都市委市政府打造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彰顯天府文化和蜀風雅韻的世界文化名城,提升成都文化旅游魅力的重要抓手。
青羊區、郫都區、都江堰市三地同屬成都以西,聯合申報將串聯打造天府文化精品旅游帶、有利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傳承發揚、有利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傳承發揚。三地文旅資源富集,擁有多個天府文化代表,同獲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候選縣、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殊榮。相信,本次合作將提升示范區文旅經濟消費新活力,加快產業“強鏈”“補鏈”,持續擦亮成都文旅名片。未來,示范區還將不斷優化全域產業功能布局,提升文旅品牌對外顯示度,探索“文旅+數字”、夯實“文旅+文創”、推動“文旅+體育”等新場景,以更務實的舉措,推動示范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再上新臺階。
據介紹, 示范區幅員面積1712平方公里,人口305.7萬人,位于成都歷史文化景觀軸線上,呈現出城市、鄉村、山地和深丘的連續人文景觀和多重城鎮空間。獨特的地形地貌結構賦予該區域得天獨厚的古蜀文化和旅游資源。示范區“4+1”世界遺產體系全國領先,擁有以古蜀文化、治水文化、紅色文化、道源文化為主,天府文化、農耕文化、水鄉文化、林盤文化、蜀繡文化、盆景文化、集鎮文化和蜀道等八大文化為輔的文化譜系;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現代藝術類文化資源46萬余個;以古蜀文明為核心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項。
示范區以古蜀文明傳承創新融合發展為導向,充分挖掘古蜀文明底蘊,重塑天府文化精神內核,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示范區以產促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圍繞多維城鎮空間,形成中心城區對周邊區域的協同帶動作用,推動文旅融合與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雙向賦能。依托四大核心區(文創產業融合發展區、農旅融合產業片區、數字內容產業片區、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區)打造青羊-天府文化會客廳、郫都-融合創新體驗地、都江堰-文化旅游集散地的文旅融合發展定位,形成功能各異、協調互補的區域發展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