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人民網-四川頻道

解碼城市新動能,成都大有可為
2021年12月15日 15:4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成都作為世界美食之都,有數不清的火鍋店、各種特色的咖啡店、地道川菜館,它們掌握著成都美食的命脈。兼容并包的城市個性,讓各種特色小店自由生長,小店經濟如今已經是成都國際消費的“新名片”。

  這座城市特有的包容氣質讓多種生活節奏并存。在人民公園里的鶴鳴茶社,泡上一蠱香片,再體驗一下采耳,就能感受老成都安逸巴適的生活;前往國際城南,天府N街聚合起無數創意、科技、AI、IT企業,蘊藏機遇,也是城市發展的新動脈。

  無數新成都人為城市向上增添新活力,為這座城市注入新鮮血液。

  12月12日下午,N–TALK“來,城市大有可為”成都特別場在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活動邀請了著名電子音樂人龔鶴齡,國民星廚林述巍,《九零后》《西南聯大》紀錄片導演徐蓓,曾經的偶像團體組合“可米小子”主唱、牙醫許君豪,作家、自媒體人六神磊磊,以及知名歌手千百惠。6位嘉賓結合自身經歷和各自領域的創作靈感,共同探尋城市價值,解碼成都向上的力量。

  龔鶴齡:成都,音樂人的理想之城

  作為音樂之都,成都包容著各式各樣的小眾音樂,不同流派的音樂匯聚在這里,形成了城市的音樂基因。

  成都的土壤吸引具有創造力的音樂人、樂隊,他們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聲音與態度。“這座城市流淌的血液中一定有像音符一樣的紅細胞,支撐這座城市的音樂人向前走。”在龔鶴齡看來,藝術來源于生活,有生活才會有創造,成都的生活成本給予了音樂人更豐富的選擇。

龔鶴齡。主辦方供圖

  “成都的生活成本適合藝術家進行長時間的‘產品孵化’。”龔鶴齡說:“這是獨立且包容的城市,它能夠促進我們跟外界有更多的平等交流,包容了非常多藝術形態。”

  作為成都電子音樂計劃背后的推動者之一,龔鶴齡在成都創立了“蒸汽旅舍”國際青旅。這座位于繁華商圈的青旅,將市井生活與青年文化相互糅雜,成為成都乃至全國樂手、音樂人、藝術家、創意工作者交流創作的基地。

  林述巍: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人們透過“城市百味”感知城市文化和人文風情,同時也找到舒適的生活狀態,以及自我與城市融合的更多可能。

  作為廚師,林述巍常常用“味道”體驗不同的城市風情,而他對于不同城市的美食也有著獨到的見解。

  “成都從早到晚都熱鬧,充滿活力。但這里最吸引我的,是豐富的美食文化體系。”林述巍說:“川菜是五顏六色、不同氛圍的,八大菜系中只有川菜能夠做到百菜百味。這與成都包容、開放的城市性格一脈相承,也因為獨特的城市文化,使全球各地的人都能夠在這里找到立足之地。”

林述巍。主辦方供圖

  成都作為世界美食之都,各種風味的融合創新不僅跳躍在無數人的味蕾上,也支撐著這座城市脈搏的跳動,成為跨越地理距離的文化交流名片。

  徐蓓:那些青春的氣息穿越了時光

  1989年,17歲的徐蓓坐了10個小時的火車來到成都,在這里度過了她的整個青年時期。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場舞會、第一次領取報酬……徐蓓將人生中很多難忘的瞬間定格在了成都。

  2021年,徐蓓再一次回到成都,參加公益組織“愛思青年”的演講活動,同時還帶來她的銀幕處女作——紀錄電影《九零后》。這是一群現在平均年齡96歲的西南聯大學子的故事,當時山河破碎之際,正是這些“九零后”忠于祖國、懷揣信仰,創造了國內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徐蓓。主辦方供圖

  青年是城市發展的尺度和底色。從“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到如今成都已然成為西部中心、一座國際化大都市,這些轉變在于一批批的青年與成都的相互成就。

  “當我帶著《九零后》的故事來到成都做分享時,我遇見了一群90后。我意外地發現,片中那些年齡超過96歲的人,他們的某些特質或是性情在這群人身上得到了延續。”徐蓓說。

  許君豪:遇見1800公里外的第二故鄉

  2004年,許君豪被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錄取,與成都結緣。2015年,他考取大陸執業醫師資格證并來到成都創業。從此,這里便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許君豪表示,作為擁有2000萬人口的新一線國際化都市,成都正在快速發展。

  “我選擇成都,成都也選擇并成就了我。”許君豪認為,中國臺北和成都相隔1800公里,而在地緣空間里不變的是對自己、對生活、對夢想和對故鄉的探索與追求,“如果一定要回答為什么是成都,我大概會說,因為這座城市的滋養,讓我大有可為。”

許君豪。主辦方供圖

  從故鄉到故鄉,這是一種出于本能的情感,來自靈魂深處的歸屬感、文化認同感,讓許君豪時時刻刻都感受到家和故鄉就在這里。

  六神磊磊:杜甫和成都的不舍情緣

  從最初的“北漂”“滬漂”到如今的“蓉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目光投向成都。

  追溯成都的歷史不難發現,曾有“自古詩人皆入蜀”的盛況。諸多熱愛蜀地的詩人,被這片土地的風景、人文、美食、生活節奏而吸引,例如詩人陸游、杜甫、李白等都在成都留下了諸多描寫成都詩詞文章。

  作為杜甫的粉絲,六神磊磊分享的主題便是“杜甫和成都的不舍情緣”。

六神磊磊。主辦方供圖

  “一座城市,吸引我們的是前景,征服我們的是底蘊,留下我們的是溫度。”六神磊磊說:“杜甫就是這樣的,因為成都安定前景而來,又因為底蘊流連忘返。這里有他的偶像,有諸葛亮,有卓文君,他驚嘆連連。而最后讓他眷戀且徘徊五年的,是這里的溫度。”

  千百惠:留在成都

  “在故鄉,我家的旁邊有一個四川菜館,我在椒香下長大,所以對我而言,成都有家的感覺。”今年3月12號,千百惠來到成都定居,希望尋找家鄉的味道與空氣。

  在她看來,成都人熱情、會享受生活。這是一個有趣、包容的城市,在這座城市中,所有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千百惠。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千百惠以一曲《留在成都》收尾,唱出自己對成都的熱愛。

  尾聲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新圖景依次展開,帶有鮮明成都特色的文化印記和城市理念不斷輻射至全國乃至世界。

  城市為青年提供了平臺,青年是城市的創造者,不管城市擁有多少新的理念,人永遠是城市發展的底色。

  而正是這樣的土壤,吸引了無數青年才俊扎根,也讓城市不斷前進,大有可為。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亚洲深夜福利网站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