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未來5年的目標和任務。1月18日,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汝鵬做客省政府網站,解讀《規劃》并與廣大網友進行互交流。
編制實施《規劃》,助推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趙汝鵬說,“十四五”時期,我省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醫療衛生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新冠肺炎等新發傳染病對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形勢嚴峻。編制和實施《四川省“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事關我省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事關全省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對于助推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具有重要意義。
趙汝鵬說,《規劃》提出了7個具體目標和27項指標。7個具體目標分別是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新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升。
衛生健康體系構建新格局,建立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健康體系。
健康服務能力實現新提升,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顯著增強,面向“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重大疾病防治取得新成效,艾滋病疫情繼續有效遏制,結核病發病率進一步降低,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健康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健康產業占全省GDP比重穩步提升,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領軍企業、知名品牌和關鍵技術,西部健康產業高地加快建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分級診療體系、醫療聯合體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衛生健康治理效能達到新水平,衛生健康發展的地方性法規體系不斷健全,衛生健康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27項指標涵蓋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務、健康環境、健康保障、健康產業等多個領域。比如,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2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4.5/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5.2‰以下,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85人,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27%,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等。
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 不斷提高群眾就醫獲得感
公立醫院是群眾健康的重要保障。趙汝鵬說,“十四五”期間,將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不斷提高群眾就醫獲得感。重點抓好6個方面工作,一是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力爭創綜合類、高原病等國家醫學中心和傳染病、呼吸、創傷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布局省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著力解決患者跨區域就醫問題。建設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400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二是加強公立醫院醫療能力建設。爭創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建設870個國家、省、市(縣)臨床重點專科。推進公立醫院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三是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積極推進多學科診療、分時段預約診療、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診間(床旁)結算、日間手術、5G遠程醫療、智慧醫院建設、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等惠民便民措施,力爭建成300家以上互聯網醫院。四是加強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加強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健全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扎實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五是激發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活力。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占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逐步統一全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規范,統籌推進全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六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實施醫院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和高知群體發展黨員計劃,健全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的“雙培養”機制。
讓川渝兩地老百姓看病就醫進一步暢通
趙汝鵬說,“十四五”期間,將繼續深化川渝地區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和重點區域帶動發展。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協同機制。2020年以來,川渝兩地衛生健康委反復研究對接,逐步簽署《川渝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2020-2025年)》《川渝中醫藥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等協議12份,在協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推動醫療服務區域合作、健全衛生應急和傳染病防控聯動機制等12項內容上深入合作,形成了覆蓋全領域的協同合作機制。二是抓重點領域。川渝兩地堅持“統籌布局、分步實施”的原則,著力在醫教研防管等重點領域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尤其是醫療服務方面,川渝兩地現已建立眼科、神經外科、疼痛科等80多個專業的專科聯盟。三是抓重點區域。充分發揮成都的極核引領帶動作用,支持成都市重點打造高水平的醫療中心、高水準的醫學創新中心、高層次的人才匯集中心。加快推進川渝兩地毗鄰地區發展,在渝西、川南地區試點開展“120”一體化服務,推動實現合川區、廣安兩地“120”信息系統對接,廣安市與重慶市潼南區在轄區內率先開展二級甲等以上醫療機構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形成一體化示范區,提升重要節點城市服務能力和水平。
通過“一攬子”的衛生健康共建共享舉措,川渝兩地老百姓看病就醫渠道進一步暢通,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保障范圍進一步拓展,衛生健康獲得感顯著增強。
多項措施支持三孩政策
針對網友關于三孩政策已出臺,在政策支持方面,有些什么配套的話題,趙汝鵬說,“十四五”期間,將依法組織實施優化生育政策,完善產假、生育假、純母乳喂養假、育兒假等政策,實行0-3歲兒童父母彈性上下班制度,多部門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專項檢查,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健全完善人口監測制度,構建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監測網絡體系。實施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支持黨政機關、社會組織、大型企事業單位等青年職工密集的用人單位,采取多種方式,在工作場所或就近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
在優生優育服務方面,進一步優化生育服務供給。擴增婦幼優質服務資源,擴容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機構規劃至36家,建設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體系。規范和加強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省級兒童早期發展優質服務基地達80個,推動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深入實施自愿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免費孕期優生健康檢查、增補葉酸和重點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免費出生缺陷防治項目,推動產前篩查(診斷)定額補助試點。大力實施國家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爭取5年累計規范化培訓750名出生缺陷防治緊缺人才。省級5年新培訓2500名具備產前診斷(篩查)資質的專業人員。進一步促進安全舒適分娩。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開展妊娠風險防范水平提升、危急重癥救治水平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婦幼專科服務能力提升、群眾就診分娩體驗提升、區域母嬰安全協同提升6大提升行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施產科單間工程,提供以產婦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務,營造溫馨、舒適的產房環境,改善產科住院條件,以單人間和雙人間為主設置高品質、普惠性產科床位,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記者 石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