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 四川省經濟合作局 供圖
中新網成都12月30日電(單鵬)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副局長周密29日在成都透露,今年1月至11月,四川引資規模逆勢增長,在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外資統計數據情況下,四川外商直接投資26.8億美元,同比增長56.8%。
29日下午,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在成都舉行《四川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報告(2021)》及《2021四川外商投資指引(政策法規篇)》發布會。周密表示,商務部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四川吸引外資規模位居全國第10、中西部第1。四川引資結構持續優化,同期四川制造業、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9.8%、77.8%和82.8%;主要外資來源地保持穩定,中國香港地區、韓國、新加坡、德國等重點引資來源地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實現增長。
“上述數據表明,四川對外商投資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外資看好四川、也青睞四川。”周密說。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日前分別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2021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至31條、27條,進一步深化制造業開放、在自貿試驗區探索放寬服務業準入,不斷提高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精準度;此外,搭建自貿試驗區、經開區等平臺,舉辦進博會、服貿會等展會,也為外資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條件。
“中國仍是吸引外資的‘熱土’。”商務部駐成都特派員付艷表示,40多年來,外資已深深扎根中國,形成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今年1月至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4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5.9%(折合1572億美元,同比增長21.4%),這一數字已超越2020年全年的9999.8億元。
付艷說,相比東部沿海地區,四川在吸引外資方面起步較晚、產業布局上略顯落后,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高度重視東西部協調發展,近年來四川開放水平顯著提高,為外資發展提供良好基礎。隨著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空港通道等日趨完善,四川已逐步由交通不便的內陸“盆地”變為開放“高地”,外向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四川清潔能源豐富,在“雙碳”目標下,具有巨大的招商引資吸引力。
當日,《四川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報告(2021)》和《2021四川外商投資指引(政策法規篇)》于會上發布,展示四川外商投資企業發展情況,為外商投資企業、外國投資者等提供決策參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