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四川將舉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這也是世界首次舉辦類似大會,選址在宜賓。
“這是對四川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成績的肯定,也是四川相關產業更進一步發展的契機。”1月18日上午,剛走出會場,省政協委員、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朱家德便被媒體記者圍住。
“這是四川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的范本案例。”在省政協委員、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敖進清看來,資源與產業優勢是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把“繡球”拋給四川的首要因素。
統計顯示,四川鋰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四川動力電池產業異軍突起。在宜賓、遂寧和甘孜等地均已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以大會選址地宜賓為例,當地已簽約動力電池及核心配套產業項目35個,總投資約1055億元,規劃產能占了全世界動力電池產能的近一半。此外,宜賓還有重點在談相關項目33個、協議總投資約691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產值3000億元以上,初步建立起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生態圈。而在遂寧,當地也已布局各類鋰電池及新材料項目50余個,計劃總投資額達600億元。
除了資源和產業,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選址四川的第二個考量,是雙碳背景和全球減碳行動,及其所形成的產業前景。
“新的訂單已經排滿了。”1月17日,宜賓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12條生產線熱火朝天,公司負責人介紹,去年企業剛把年產能從2萬噸提升到3萬噸,今年正進行新項目建設,力爭向5萬噸年產能邁進。(記者 文露敏)